<noframes id="hhfhf">
    <track id="hhfhf"><strike id="hhfhf"></strike></track>

    <pre id="hhfhf"><pre id="hhfhf"></pre></pre>

    <track id="hhfhf"><strike id="hhfhf"><ol id="hhfhf"></ol></strike></track>

      <pre id="hhfhf"></pre>
      <output id="hhfhf"><ruby id="hhfhf"><b id="hhfhf"></b></ruby></output>

      <noframes id="hhfhf">
        <track id="hhfhf"><strike id="hhfhf"><ol id="hhfhf"></ol></strike></track>
            當前位置:江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五老風采

            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事跡——贛州市章貢區關工委家庭教育宣講團副團長 侯禮梼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2000年7月,我從贛州九中正式退休。21年一晃而過,今年81歲的我,退休不褪色,仍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奉獻精神致力于全區關心下一代工作。

            一、堅守關心下一代陣地不退休

            按理說,退休了應該好好在家安度晚年了,但在我21年的退休生活里似乎比在職時更加忙碌。家人考慮我的健康和安全,也希望能夠陪伴身邊,曾一度極力勸說我把工作放下,但我對關心教育下一代工作總有一份難以割舍的情結,深感這是一份應盡的責任。

            懷著這樣一份信念,我先后主動到贛州九中、贛州一中、贛州十一中關工委、家長學校任職,還兼任章貢區關工委家教宣講團及區關工委“宋城晚楓”工作室的職務。期間,曾有人對我說:“學校沒有發你一分錢,一天到晚干得這么起勁,人家高薪請你,反而不去,你真太‘傻’了!”確實,也曾有民辦單位多次登門拜訪高薪聘請我,但都被我拒絕了。我依然一頭扎在關心教育下一代的事業當中,默默無私地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任憑別人怎么說,但我感覺自己的人生還是挺值得的。

            二、專注家庭教育不松懈

            最好的教育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家庭教育方式是言傳身教。如何有效地做好家庭教育呢?一直是我思索的問題。2002年,我創辦了《家庭教育???,將“為國教學、以德育人”為宗旨,將親子教育、教育心得、德育故事、挫折案例、名人家風家訓、心理疏導等內容匯編其中,給很多家長提供了教育指導。

            當時,為了辦好???,時常天色未亮就來到辦公室,翻閱有關家庭教育書刊,上網搜索、查閱下載有關資料。我對電腦網絡是一竅不通,純粹是個“門外漢”。為了盡快學會用電腦,我就一邊自學鉆研,一邊請教年輕人。那幾個月,我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學會了敲字,學會了查閱,學會了下載,學會編輯。2019年11月5日,老伴病重住院,我就一邊照顧老伴,一邊繼續編寫《家庭教育???。白天在醫院擬好稿,晚上將老伴交由兩個兒媳輪換照顧,自己就在家里用電腦整理,直至深夜才將三個學校的《家庭教育??肪帉懞?。

            2002年11月到2021年9月,贛州一中的《家庭教育??芬芽?95期1500多篇文章,贛州九中已刊出239期1000多篇文章,贛州十一中已刊出93期500多篇文章。在中考、開學等特殊時期,我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可能發生思想問題的特點,刊出有針對性的內容。如高考剛結束,刊出《填報志愿三大建議》《幫助孩子正確面對高考結果》《落榜不落志,奮斗能成功》等文章;新學期新生報名時,刊出《邁好初中第一步》《高一新生家長“必讀”》等文章;重大紀念日到來之際,刊出《牢記“九·一八” 勿忘國恥日》《中學生該如何學習雷鋒精神》《中學生該如何發揚“五四”精神》等內容。它成了指導教師家長教育,家校聯系溝通的“法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受家長、老師和學生的歡迎。

            三、關愛特殊孩子不言棄

            雖然很多人說我付出很多,但我還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除了一些普通的孩子需要我去引導,還有一些迷途、折翼、困境的孩子更需要我的關愛。抱著這樣的想法,我經常到學校、社區、家庭進行調研摸排,了解困難孩子的情況,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幾年前,章貢區水東鎮紅星村的一名學生小峰考上了武漢大學,但其父親因患癌癥去逝,母親患腰椎間盤突出癥,不能干重體力勞動,祖母年逾80歲,已中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一個抱養的妹妹又要上初中念書,家庭經濟十分困難,家里人怎么都高興不起來。當走訪得知這件事情,心里非常著急,怎么能讓一個孩子因錢不去上學呢?正值仲夏,我不顧炎熱,到村委、鎮政府、團區委、民政局、贛南慈善會等單位挨個咨詢相關政策,經過大家不懈努力,最終解決了孩子上大學的費用。

            2017年3月,章貢區委老干局牽頭組織五老在贛州十一中建立了“宋城晚楓”工作室。我一得知,便主動報了名。贛州市十一中是江西省第一所以矯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和不良心理、保障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為目標的公辦多功能綜合專門教育學校。在十一中,很多孩子原先有吵口、打架,抽煙、喝酒、小偷小摸、迷戀網吧、夜不歸宿、厭學等壞習慣,就連家長都頭疼,覺得“無藥可救”。對于我來說,這些孩子很不幸,作為一名關工人不能讓他們變得更加不幸。每次,我早早到校后,就一個一個地找,一個一個地談。坐下來,與他們拉家常、交朋友,慢慢地給他們講名人刻苦學習的故事,給他們講“搗蛋王”轉變成優秀學生的勵志故事。用一個個故事慢慢地“滴灌”傳導,使孩子們慢慢成長改變,一些調皮的孩子雖然嘴上沒有說什么,但我感覺他們心里的“堅冰”在慢慢融化,成效也漸漸顯現出來:八年級的凌同學由于進步大返回了原校學習,九年級的曾同學由于進步大回原校參加中考,劉同學由一個“網蟲”蛻變成了成績年級第一的好學生……就這樣,我結對幫扶幫教的54名孩子隨著時間在進步,隨著歲月在改變。俗話說:付出總會有收獲。自己的付出,也得到孩子、家長、學校及各級領導的肯定。這樣的事情我自己也不記得有多少了。為此,我也有幸多次榮獲省、市、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十大感動章貢人物”等榮譽稱號。

            成績只能說明過去,更重要的是要展望未來。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關系黨的事業薪火相傳,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二十年多來,退而不休,老有所為,銘記習總書記的囑托,為關愛下一代事業做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便是我人生最大的樂趣。我只是贛州章貢關工人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在贛南這塊紅土地上,還有許許多多五老像蠟燭一樣,默默地發揮著自己的光與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