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事跡——永新縣才豐鄉關工委顧問 譚回昌
我是一位和新中國同齡的退休干部,退休后在永新縣才豐鄉關工委主任和秘書長的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為關心下一代工作嘔心瀝血。干群都贊揚我“關心下一代,就像爺爺關愛孫子一樣,把后半生都奉獻給了孩子。不愧是一位老黨員、老模范!”
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十年來,我把“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主要職責。才豐鄉是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的紅區之一,有許多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我用三年時間,挖掘、整理、編寫了鄉土紅色故事集,作為全鄉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教材。其中反映井岡山斗爭時期農民黨員賀頁朵冒死保存我黨最早的入黨宣誓書《一面永不褪色的黨旗》,以及歌頌當年三位女紅軍在南華山上遭敵軍包圍,堅貞不屈,視死如歸,集體跳崖的《三女跳崖》的革命故事,被推薦為全縣關工委五老宣講團教材。
為了使這些本鄉本土、有血有肉的紅色革命故事能在青少年中更好的發揮教育作用,我熱心當好五老宣講員。每年都要親自率領鄉關工委宣講團,深入到中小學校宣講紅色革命故事。十年來,共為青少年宣講了280多場,受眾青少年達3萬余人次,受到了省、市、縣有關部門的表彰。
2019年,在省、市、縣委的關心支持下,才豐鄉龍安村農民黨員賀頁朵當年保存誓詞的油榨房舊址建成了誓詞廣場,作為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我又主動擔任了誓詞廣場的義務宣講員,為前來參觀學習的青少年和游客傳承紅色基因。今年“五一”長假期間,兩位小學生在媽媽的帶領下,按照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課題專程來到誓詞廣場實地參觀體驗,我聞訊后主動為他們作了專場講解。事后這兩個學生拉著我的手說:“譚爺爺,我會一輩子記住你講的誓詞故事,做好紅色革命接班人?!?/span>
二、開展捐資助學 解憂貧困兒童
才豐鄉是一個貧困鄉,全鄉有361戶貧困戶,其中因教育致貧的就有38戶,占了貧困戶總數的10%以上,要從根本上擺脫貧困,最大的希望就是教育子女讀好書,用知識改變命運。為了使貧困戶的子女上學無憂,我在捐資助學工作中盡心盡力。2018年正是全鄉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時刻,我下鄉調查了解到華光村一戶羅姓貧困戶家中兒子早年病故,兒媳改嫁他鄉,老人帶著孫女相依為命。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就在孫女滿懷喜悅接到大學入學通知書的時候,醫院查出她患有急性白血病。正在這對祖孫倆感到絕望無措之時,鄉關工委主動伸出了關愛之手。我親自上門祥細了解實情,并向政府有關部門作了匯報,制定了先救人后助學的工作方案,很快女孩就被送到了省有關醫院進行治療。接著我又積極為籌措女孩的學費出謀劃策,奔走呼號,通過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發布扶貧捐資助學倡儀等方式,得到了全鄉許多鄉賢的積極響應。同年9月,得到及時治療的女孩康復出院后,拿著社會各界捐給她的8000元扶貧助學款,順利地上了大學。
我率先垂范帶頭做好五老“一對一”結對幫扶幫教工作。厚湖村有一張姓殘疾人貧困戶,丈夫先天性聾啞,妻子患腳疾,兒子讀書負擔不起,更看不到脫貧希望。我了解到這個情況后,主動與該貧困戶的兒子結為幫扶幫教對子,不僅送去800元愛心助學款和助學物品,還為這對殘疾夫婦找了份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們家當年就脫了貧,兒子在學校也被評為“三好學生”。近十年來,我和鄉關工委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在全鄉建立捐資助學基金會5個,共募集到捐資助學款200多萬元,資助了800多個貧困戶子女順利完成學業。
三、關愛留守兒童 創新關愛模式
才豐鄉是永新縣外出務工的重點鄉,鄉關工委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重要工作來抓。我不顧自己年老體弱,長年堅持進村入戶做好留守兒童的調查摸底和登記造冊歸檔工作。通過調查,全鄉共有500多個留守兒童,30%以上的留守兒童是托付給年近80歲且已無監護能力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管帶。這些留守兒童成了嚴重脫管的野孩子,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溺水、交通事故、打架斗毆、逃學等問題。為了尋找管護留守兒童新辦法,我和鄉關工委首先在鄉聯合小學創辦了一個“關愛留守兒童之家”示范點。通過營造家庭式的溫暖氛圍,讓留守兒童感覺到“留守家園我的家,關愛勝過我爸媽”。隨后在全鄉中小學進行推廣,各校都先后設立了“關愛留守兒童之家”。為了使每個留守兒童都有管護人員,我又創新了一套“三管齊下”新模式,即由“村委+學校+五老”組成結對關愛留守兒童“3+1”隊伍,并建立了幫扶責任制,將結對雙方的姓名、照片、家庭地址、學校班級、電話號碼予以公布,便于聯系監督,使留守兒童關愛措施落到實處。珊溪村有一個名叫龍龍的留守兒童,父母外出打工,把他留給了年邁耳聾的爺爺帶管。他在缺失有效監管中變成了一個“野孩子”,拿著父母給的錢逃學上網,帶著一班小哥們下館子吃喝,嚴然成了一個“小幫頭”。幸好他的結對幫扶責任人、老黨員秀爺發現了他的問題,及時向鄉、村關工委作了匯報。我立即聯系龍龍的父親從深圳趕回家,又召開了鄉關工委、村、學校、家長和結對幫扶雙方會議,協商討論了嚴格的幫扶措施,每星期由幫扶責任人帶龍龍在“關愛留守兒童之家”與家長進行親情視頻互通情況。后來龍龍順利完成學業、參加工作。他的父親感慨地說:“感謝關工委譚主任及時挽救了我的兒子,如果兒子走上了邪道,我在外面賺再多的錢也沒用?!苯陙?,才豐鄉沒有一個留守兒童因貧失學和違紀違法。
我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的成績得到了人民群眾和黨政組織的高度肯定和贊賞,先后被評為中國好人榜——敬業好人、全國模范調解員、江西省最美老干部、江西省優秀共產黨員、省市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永新縣十佳模范共產黨員等。我雖已年逾七十,但仍將“老牛自知黃昏近,不用揚鞭自奮蹄”,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盡心盡職,鞠躬盡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