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事跡——九江市柴桑區關工委執行主任 鐘禮龍
我叫鐘禮龍,今年75歲,退休后主動挑起柴桑區關工委的擔子。20年來,在我的帶領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區關工委組織得以健全,基層體系延伸至村組,打造了一批包括中國關工委“下一代教育基地”“全國優秀兒童之家”——中華賢母園等在內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基層示范創建、留守兒童結對幫扶幫教、青少年禁毒和五老網吧巡查等一個個工作品牌在省、市交流推廣?!熬沤h(后改為柴桑區)關工委工作扎實,成效顯著。特別是注重實效,破解難題,以鍥而不舍的精神,為青少年兒童解決實際問題……這些經驗好,值得學習推廣?!边@是中國關工委顧秀蓮主任對柴桑區關工委工作的批示,也是對區關工委工作的高度評價和肯定。
強保障、摸實情,健全工作機制
關心下一代是最好的老有所為。擔任區關工委執行主任后,我的第一位工作是健全關工委組織機構和工作機制。區委將關工委工作納入全區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體系,每年常委會專題研究。建立了由區委副書記為主任,組織部長、常務副區長為名譽主任,區委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教體局、財政局、團委、婦聯等16家為成員單位的工作機制。全區15個鄉(鎮、街道、場、區、處)、92個行政村、27個社區、38所中小學校、21個成立離退休干部黨組織的區直單位均成立了關工委,并達到“有班子、有隊伍、有牌子、有辦公場所和設施、有工作經費、有規章制度的“六有”目標。
我區是一個地少人多的區域,出外打工人員曾占農業勞力很大比例,留守兒童數量多,如何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成了各級政府的一塊心病。為解決這一問題,掌握第一手資料,我以對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不顧年齡和身體,冒酷暑、頂烈日,帶領區關工委同志跑遍全區各行政村、社區,對全區留守兒童、違法青少年、服刑人員子女、貧困建檔戶、孤兒、單親、殘疾以及五老等群體進行詳細摸底,對問題現狀進行全面調研思考,并親自撰寫調研報告,為區委、區政府出臺《全區留守兒童教育管理實施意見》提供了重要參考。
揚優勢、拓載體,建強關愛陣地
關心下一代應該關心些什么?這是我思索得最多的一個問題。柴桑區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文化底蘊深厚。有以陶淵明為代表的田園詩派文化,有以民族英雄岳飛母親岳母和陶侃母親陶母為代表的賢母文化,特別是有以贛北岷山革命根據地為中心的紅色文化。我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發揮老同志優勢,先后編輯出版《九江縣歷史名人錄》《英模風采錄》《柴桑區下一代教育基地匯編》等地方教材,結合重大節假日,開展多種形式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等主題宣講活動。
加強青少年思想教育,建好陣地是關鍵。區領導在一次走訪時詢問我有什么困難,我說自己個人沒有,就是建青少年教育基地需要政府予以支持。在建青少年教育基地時,我力行節約,多方籌措資金,在各方的幫助下,截至目前,全區已建立“下一代教育基地”13處,其中就包括中國關工委授予的“下一代教育基地”“全國優秀兒童之家”――中華賢母園等,這些都是青少年接受黨史國史教育最生動、最直接的教材,到各基地參觀學習的青少年和干部群眾絡繹不絕。
付真情、解難題,注重幫教實效
當看到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網絡、游戲,無心向學、不思進取,甚至走上違法犯罪道路時,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中,倍感責任重大,主動聯絡宣傳部、政法委、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小學生毒品預防專題教育大綱》等法治教育,先后組織“珍惜青春、努力學習、告別網吧”“認識社會、拒絕誘惑、珍愛生命、遠離毒品”等主題宣傳教育活動,并帶領區關工委同志經常性深入區勞教所開展“一對一”幫扶幫教活動。
沙河開發區天坡村倪氏兄弟父親病亡、母親改嫁,倆兄弟無人問津,16歲哥哥倪榮金走上了歪路,犯盜竊罪被判刑兩年。勞改釋放后,我帶領區、鄉關工委五老主動與這兄弟倆結對,對他們進行生活幫扶和思想幫教。我從自己工資中拿出5000元,并動員鄉、村關工委成員和村民20余人做義工,捐款3000元,將倪榮金、倪榮銀兄弟倆倒塌的房屋重新建了起來,幫兄弟倆找師傅學會了裝潢手藝。經過幾年的努力,兄弟倆現在都已成家立業,走上了正途。
這幾年在做關工委工作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一是要加強黨的領導,爭取各級黨組織對并工委工作的關心、支持、幫助;二是要充分發揮五老作用,調動五老參與關工委工作積極性;三是要發動全社會都來重視支持關工委工作,做好與成員單位的協調交流,總結經驗,互幫互促。
現在領導重視關工委工作,社會關心關工委工作,五老積極參與關工委工作,做好關工委工作正當時。我退休后在關工委工作崗位上雖然做了一些工作,受到組織的重視和社會的贊譽,先后被評為省、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離退休干部和全國關心下一代先進工作者。我曾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員,熱愛教育,關心青少年成長,今后將繼續做好關工委工作,發揮余熱,盡職盡責,不辜負黨組織的重托和青少年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