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事跡——奉新縣公安局關工委專職副主任 胡家信
我今年72歲,是奉新縣公安局副縣級退休干部,從縣公安局領導崗位退下來后,退休不離崗,先后擔任局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局關工委專職副主任。11年來,身兼兩職的我,一頭連著老,一頭連著小。雖然工作繁瑣,辛苦一點,但我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盡己所能,無私奉獻,努力當好關工委專職副主任這個角色,用自己的晚年人生書寫新的風采。局關工委連續多年被宜春市公安局關工委評為先進單位,被縣關工委評為先進集體;我本人多次被評為宜春市公安系統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和全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個人。
守初心 傾情傾力做好關心下一代工作
我是當兵出身,走出軍營隨即投身警營,幾十年來,始終牢記入黨初心,不改忠誠本色。退休時領導讓我到關工委工作,我服從組織安排,欣然接受任務,帶領局關工委的同志穿梭于學校、農村。有人問我:“你局長做過,退休后工資也不少,你還圖什么?”我說:“我不求官也不圖錢,就是想為青少年做點實事?!碧貏e是看到青少年弱勢群體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和問題,讓我同情;看到一些青少年行為失范,倫理道德缺失,違紀違規,違法犯罪,更使我不安。我想,我是個老警察,不能坐視不理。就這樣,我本著“為青少年負責,想青少年所想,急青少年所需”的理念,全身心地投入關心下一代工作,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青少年。局關工委人員少,工作量大,文字工作多,許多事我自己動手,親力親為,組織開展了上百場各種活動,講話稿總是自己寫,有時書寫材料時間緊,我就加班加點。我以身作責帶著身邊的同事,同事們說:“胡主任不顧年長,拼命工作,我們沒有理由不把工作做好?!?/span>
抓重點 用心用情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
擔任局關工委專職副主任11年來,我始終把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作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首要任務。近年來,按照上級關工委部署要求,我經常走進學生當中,結合親身經歷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先后在10多所學校舉行專題宣講10余場,受教育學生達5000余人,勉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尊敬老師、關心同學,勤奮刻苦學習,立志為祖國和人民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因為工作經歷原因,我十分注重青少年法治教育。主動與公安各基層單位密切配合,構建起青少年法治教育網絡,不斷優化青少年成長環境。在我的建議下由局黨委下文,明確各轄區派出所所長和教導員兼任該轄區初級中學的法治副校長,派出所民警兼任該轄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精心制定法治教案,堅持每學期定期或不定期到所管轄的學校進法治宣傳和禁毒教育,采用身邊的典型案例或繪制法治宣傳圖片等形式,以案釋法,以法育人。2010年以來,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320余場。與此同時,我始終把關愛困難青少年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每年帶頭結對幫扶幫教1至2名困難青少年,多年來從未間斷,定期上門走訪談心,捐助錢物,是孩子們心中的“警察爺爺”。11年來,我先后捐出愛心款2萬余元。同時,我還義務擔起了干洲鎮崗前完小的校外輔導員,得知200多名學生中有70多名是留守兒童這一情況后,積極向局黨委匯報,爭取了2000多元為10名困難留守兒童每人購買了一套棉衣、書包及學習用品。到赤田中心小學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教育時,走訪慰問10名困難留守兒童,給每人送上了200元慰問金。
聚合力 盡心盡責營造良好環境
關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項社會工程,靠我一個年逾70的老同志單打獨斗,定然難取成效。在工作中,我總是想方設法,積極建言獻策,爭取領導和各部門的支持,努力形成合力,確保關心下一代工作常盛不衰。為優化青少年健康成長環境,給在校師生創造一個安全、整潔、有序的校外環境,在我的建議下,交警大隊加強學校門口及周邊交通管控,并安排人員執勤,維護上學、放學時間交通安全;局特巡警大隊及各轄區派出所加強巡防布控,采用車巡、步巡及定點蹲守等多種執勤方式相結合,對校園周邊的社會閑散人員加大盤查力度,并在學生上學、放學重點時段,安排轄區民警、交警在學校門口及出入路段開展交通疏導,在奉新中橋學生上學放學高峰時段實行交通管制,維持現場秩序,種種舉措贏得學校領導、師生及學生家長的一致好評,得到上級關工委的肯定。我還十分注重“五失”青少年的幫扶幫教工作,經常組織局關工委成員到看守所對失足青少年進行幫扶幫教,加強法治教育和心理矯正,引導他們反醒悔悟,改過自新。同時,組織局關工委成員對刑釋解教人員進行結對幫扶幫教,定期與他們談心,宣傳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了解他們的內心想法,糾正他們的錯誤認識,心平氣和地和他們拉家常、談人生、談社會、談家庭,鼓勵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擺正今后的成長道路。近年來,成功轉化“失足”青少年50余名。
常言道:“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蔽易鳛橐幻瞎伯a黨員,雖然崗位退休了,但思想不能退休,要活到老、學到老、奉獻到老,在新的工作平臺上繼續發揮余熱,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增添正能量。用自己的一份真心,為青少年健康成長撐起一片藍天。